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专题栏目 > 规划信息 > 历史规划

华龙区农村工作"十五"规划

时间:2016-12-16 来源:

 

华龙区农村工作"十五"规划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对我区来讲也正是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央、省、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安排部署,立足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新村建设、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加速全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力争在全省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奋斗目标
    农业增加值2007年完成1.48亿元,年均增长3%,2009年完成1.60亿元,年均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完成3280元,年均增长6%,2009年达到3650元,年均增长5.5%;2009年,全区主要农作物、林果、食用菌、畜禽水产良种覆盖率均达到100%,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基本农田实现井渠灌溉双配套,新增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全区80%以上的农村公路得到升级改造,公路密度达到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城区村及部分近郊村住宅实现标准化,加强基础教育,城乡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初中阶段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实现普及高中教育,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三、战略步骤
    (一)壮大农村经济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以服务城市的理念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壮大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优质粮食、经济林果四大支柱产业,培育花卉苗木、食用菌生产两个新兴产业。
    1、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标准化农业,推进农业由谷物向果菜、由种植向养殖、由单纯粮食生产向培植出口创汇、休闲观光农业转变。到2007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产量达到16万吨,产值突破0.8亿元,新增温室3000座;粮食种植面积控制在10万亩以内,总产稳定在4.7万吨左右,其中优质粮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到2009年,全区粮食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部分产品实现出口创汇。
    2、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产业是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优势产业,为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逐年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积极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07年,新上规模养殖场(户)150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80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1万吨,禽蛋总产量2.1万吨,鲜奶总产量0.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到2009年,全区,肉、蛋、奶产量翻一番,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3、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加速我区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根本途径。把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打破农业产业化“瓶颈”的有效措施,政府扶持、“银企联手”,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充分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走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之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市场建设引入现代企业经营观念。认真搞好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吸收、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面发展。完善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到2007年全区各类协会会员总数突破2.5万人,到2009年,全区基本形成“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
    4、切实抓好林果生产
    在东部宜林沙区,继续抓好林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2000亩速生用材林管护工作,抓好农田林网建设,巩固造林成果。每年发展优质小杂果300亩,发展生态村2个,到2009年,小杂果面积达到4000亩,生态村发展到20个。
    5、强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小麦机械化收割率达到100%,机播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要达到100%;引进玉米联合收割机,2007年机收面积1万亩,2009年机收面积的比例要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设农机技术培训学校,年培训驾驶员1200人次,农业机械入户率达到96%,办证率达到92%。
    6、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强优势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快速繁育和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主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农畜产品增值能力。要抓好现有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并加速推广应用。用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示范和带动全区农业实现工业化运作、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我区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到2009年,重点扶持6个农村科技服务组织、2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应用16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和推广28个农业新品种,培育和壮大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科技型龙头企业,开发出3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要建立健全省、市、区、乡、村五级科普网络,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全区主要农作物、林果、食用菌、畜禽水产良种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区农村青壮年动动力集中受训面达90%,领取绿色证书人数达到50%以上。
    7、搞好劳务输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条途径。一方面加强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一方面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上。依托位居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在劳务输出方面,要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培训转移工作力度,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万人,外出劳务收入突破1亿元。
    (二)重视农村教育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2005年—2006年,基本消除中小学校现存危房,完成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6年—2007年,各乡办全部建起中心幼儿园,全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2008年—2009年,全区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达到一致水平,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接近城区同类学校水平,中小学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80%;华龙区职教培训中心初成规范,两所乡成人学校建成省级示范成人教育学校,年培训能力达到5000人次以上。
    (三)改善农村卫生
    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到2009年,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要比2000年分别下降25%和20%。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以巩固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大力发展节水工程为中心,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抓好引黄蓄灌工程和井灌工程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双配套。以建设喷灌、滴灌等高标准节水示范区为龙头,带动各种节水技术推广使用,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到2007年,引黄灌溉面积达到6.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1万亩;到2009年,引黄灌溉面积达到8.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4.3万亩。
    (五)完善农村交通网
在村村通油路基础上,农村公路建设以升级改造为主,进一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2005年一2006年,对大猛一临河寨3公里、马呼屯一大庆路1.3公里、濮台路一湖夹寨3.6公里、濮台路一石佛店1.0公里、106国道一北小寨2公里进行升级改造和养护。2007一2009年,对大庆路南延路段2公里、濮台路一昌湖1.8公里、濮台路一西孟轲2.2公里进行升级改造和养护。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
    这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在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搞好新村规划和小城镇建设。2007年城区中心村完成标准化住宅1000套,2009年城区村全部建成标准化住宅。城区周边村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力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使广大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要进一步完善岳村集小城镇整体功能,奠定以产业为载体的城镇化基石。要发挥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要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农
    副产品加工业的主战场、服务业的主战场、民营经济的主战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工业化,拉动农村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四、战略重点
在种植业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日光温室建设步伐,力争“十一五”末建成全国最大的白灵菇和七彩甜椒生产基地;用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农业。
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建设功能完备的规模化养殖小区,带动全区肉、蛋鸡、奶牛、生猪等规模化养殖,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60%以上。同时,强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实现畜牧业持续发展。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该园分食用菌区、蔬菜新品种展示区、种苗繁育区、蔬菜、食用菌保鲜加工区和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区。通过2一3年的努力,使之成为一个集蔬菜、食用菌、林果等优质高产栽培、品种引进繁育、高新技术示范、培训、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提供超前的技术模式和示范推广窗口。
在农村教育、卫生方面:在抓好“普九”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在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好城区村标准化住宅建设,岳村乡小城镇建设;抓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
五、战略措施
(一)更新观念,增强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树立积极主动、强抓机遇的观念;破除狭隘封闭和体内循环的保守思想,树立对外开放、广借外力的观念;破除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思想,树立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观念;破除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思想,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实践,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载体。 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产、供、销、技术等各方面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搭建了平台,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和门槛,是推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最有力的工具。要做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一切措施培育、创办龙头企业;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向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龙头转化,对清凌乳制品公司、卓美饲料公司、星辰制丝有限公司等要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要通过培训和指导,在每个专业村建立1-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联龙头、奔市场、兴产业。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农业投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瓶颈”。要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建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承担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要努力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担保机制,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民信用档案,加强农民信用教育,为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树立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要抓好现有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尽快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农产品销售市场网络,促进农产品流通。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和生产基地到城区开办农产品连锁店,鼓励城市商贸企业到农村建设生产基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经营。
(五)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要积极创建国家、省、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搞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定工作,并建立起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要抓紧制定农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尽快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力争用2-3年的时间,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力争用5年时间,使我区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六)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善服务手段和服务设施,建立区、乡、村、重点户信息网络平台,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姻,建立高新技术实验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引进、消化、研发、转化、推广,用新的科技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后发力。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好人口、资源、环保工作。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抓紧解决严重威协人民健康安全的污染问题,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强化人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依法管理,开展优质服务,保持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和占补平衡制度,节约使用土地,搞好废弃地复垦,科学修编,促进发展。
(八)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合力。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形成加快华龙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